成語:流連忘返
拚音 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釋 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例子 四時隨意出遊,弦管相逐,流連忘返。(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八十一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十分留戀
典故
形容迷戀某種事物,不願離去。
《東周列國誌》第八一回: “夫差自得西施,以姑蘇台為家,四時隨意出遊, 弦管相逐, 流連忘返。 ” ●《孟子·梁惠王下》: “今也不然……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 反: 同 “返” 。
戰國時,齊宣王在雪宮裏接見孟子,問賢德之人有無玩賞景物的樂趣,孟子作了肯定的回答後,便講了齊景公問晏子怎樣象從前賢君巡遊的事。
晏子曾對齊景公說,過去天子出巡是了解各諸侯的工作及百姓的耕種、收獲情況; 現在已不同了,國君一出遊,或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沉迷於遊樂,不知回返,以前的賢君都沒有流連的行為,如何選擇,由您決定。
反義詞 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