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戀戀不舍
拚音 liàn liàn bù shě
解釋 原形容極其愛慕,不能丟開。現多形容非常留戀,舍不得離開。
出處 《史記·範睢傳》第七十九卷:“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間,故釋公。”宋·王明清《揮塵後錄》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劇談,戀戀不能舍。”
例子 他們,農會主任和青婦隊長在炮聲隆隆中,戀戀不舍地把我們送出了很遠很遠。(峻青《夜宿靈山》)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對人或事物等
典故
戀戀:愛慕,留戀。
舍:舍棄,放下。
形容十分眷戀,舍不得離開。
《醒世恒言》卷一五:“靜真見大卿舉止風流,談吐開爽,凝眸留盼,戀戀不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回:“也虧他真有機智,一麵對著李大人故意做出多少戀戀不舍的樣子,一麵對於少大人竭力巴結。”葉聖陶《搭班子》:“他說人間縱使是罪惡的,但因為有這歌聲,已夠叫他戀戀不舍。”亦作“戀戀難舍”。
《封神演義》一五回:“子牙戀戀難舍。有南極仙翁上前言曰:‘……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子牙隻得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