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拚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 piān xìn zé àn
解釋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麵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隻相信單方麵的話,必然會犯片麵性的錯誤。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例子 唐朝人魏徵說過:“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毛澤東《矛盾論》)
語法 作主語、謂語、賓語;用於領導者
典故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聽,則聖日廣矣;庸必偏信,則愚日甚矣。”
王符所言,指必須多方麵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隻聽一方麵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近義詞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