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投杼市虎
拚音 tóu zhù shì hǔ
解釋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比喻毫無根據的誹謗之言。
出處 南朝·宋·臧質《舉兵上表》:“陛下垂慈狎達,不稍惟疑,遂令負扆席圖,蔽於流議,投杼市虎,成於十夫。”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指曾參的母親聽到兒子殺人的謠言,丟下梭子逃走的故事。
《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指市上本無虎,三人說了也變成有虎。
比喻毫無根據的誹謗之言,說的人一多,亦易於使人認假為真。
南朝宋.臧質《舉兵上表》:“陛下垂慈狎達,不稍惟疑,遂令負扆席圖,蔽於流議;投杼市虎,成於十夫。”
近義詞 三人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