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斷杼擇鄰
拚音 duàn zhù zé lín
解釋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教育
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聰明,經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擔心他荒廢學業就把家搬到城裏,剛好旁邊是一個屠宰場,孟子很快就學會了殺豬宰羊,孟母隻好搬家到一個學校附近,從此孟子就開始學習孔子的思想而成為一代思想家
典故
連動 指教子有方。
孟子的母親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不能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住的地方,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例]~,可謂父母望子成龍之用心也。
△多用於家庭教育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