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千金市骨
拚音 qiān jīn shì gǔ
解釋 花費千金,買千裏馬的骨頭。比喻羅致人才的迫切。
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 千金市骨的故事
例子 三品席珍虛鹿幣,~上燕台。 程善之《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
語法 作賓語;比喻招攬人才的迫切
原謂以重金購買名馬之骨,比喻為求得賢才而不惜代價。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複國以後,為了報仇雪恥,他向燕國舊臣郭隗請教招納賢士的方法。
郭隗回答道,如果對人才非常虛心,象學生對待先生一樣,那就會有比自己才能多一百倍的人才前來。
如果比別人早出晚歸,任勞任怨,就有高於自己十倍的人才前來。
別人幹,自己也幹,一點兒也不肯多費力氣,那麽就有和自己才能一樣的人前來。
象一個主人一樣,隨意的指使甚至打罵,那麽,前來投奔的人不過是些沒有本事的廝役奴隸,如果您能選拔燕國的賢人,經常向他們請教,天下人聽說您這樣對待賢人,恐怕所有的賢人都要到楚國來了。
燕王問道,那我應該選拔誰呢?郭隗說道;從前有個國君想以千金之資購買一匹千裏馬,三年時間,還沒有買到手。
他的一個家臣對他說,我能為您買到。
於是就付他千金,讓他出去購買。
三個月後,他才找到一匹千裏馬。
當他到達時,可惜的是,那匹馬已經死了。
於是他就用五百金買了這匹馬的馬頭回來交賬。
國君十分生氣地說,我要的是活馬,為何用五百金給我買個死馬?家臣回答他說,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何況活馬?天下聽說您不惜重金購買千裏馬,還怕沒人來獻千裏馬嗎?果然,不過一年,這個國君先後買到了三匹千裏馬。
現在您如要招納賢士,我看就應象那個人買馬骨一樣,先從我這裏開始。
象我這樣的人尚且得到重用,何況比我更強的人,他們一定會不遠千裏而來了。
於是燕王專為郭隗修建宮室,把他作為自己的老師對待。
不久之後,樂毅、鄒衍、劇辛等異國人才紛紛到了燕國。
燕王利用他們出謀劃策,並與百姓同甘共苦,燕國很快富強起來。
而後,他以樂毅為上將軍,會合秦、楚、三晉,出兵伐齊,報了當年齊國破燕之仇。
【出典】:《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裏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裏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如此,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裏哉?’”
【例句】:北宋·黃庭堅《豫章集》二《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蘇子由韻》:“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
近義詞 千金買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