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水來土掩
拚音 shuǐ lái tǔ yǎn
解釋 大水來了,用土堵住。比喻敵人來犯,就引兵抵抗。
出處 元·高文秀《澠池會》:“自古道兵來將迎,水來土堰,他若領兵前來,俺這裏領兵與他交鋒。”
例子 豈不聞“水來土掩,將至兵迎”?(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
語法 作定語、分句;指采取相應的措施
典故
謂有辦法抵擋。
《水滸傳》一九回:“自古道水來土掩,兵到將迎。”《東周列國誌》五回:“水來土掩,兵至將迎,又何疑焉。”
近義詞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