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衝鋒陷陣
拚音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解釋 陷:攻破,深入。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陳地。形容作戰勇猛。
出處 《北齊書·崔暹傳》:“衝鋒陷陣,大有其人。”
例子 頭一晚醉得倒下馬來,第二天照樣衝鋒陷陣。不能喝酒,還能當軍人嗎?(白先勇《歲除》)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作戰勇敢
亦作“衝堅陷陣”。
陷:深入,攻破。
向敵人衝鋒,深入敵人陣地,形容打仗非常勇敢。
崔暹(xiān,?-559年),字季倫,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很受高歡的信任,任命他為禦史中丞,監督百官。
崔暹為人正直,不避權貴,尚書令司馬子如,鹹陽王坦不僅是高官顯貴,而且二人還是高歡過去的鄰裏,崔暹也彈劾他們,二人都被罷官。
內外官吏由此都很怕他。
高歡對他非常讚賞,握著他的手慰勞說:“過去在朝中難道沒有執法之官。天下貪婪之人很多,沒有人出來彈劾他們。中尉你一心為國,不怕權貴,使得遠近風氣蕭清,百官奉公守法。打仗勇敢的人大有人在,而當官能夠秉公無私的人,我今天才見到啊。”
【出典】:《北齊書·崔暹傳》卷30,404頁:“高祖如京師,群官迎於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勞之曰:‘往前朝廷豈無法官,而天下貪婪,莫肯糾劾。中尉盡心為國,不避豪強,遂使遠邇肅清,群公奉法。衝鋒陷陣,大有其人,當官正色,今始見之。’”
【例句】:《梁書·曹景宗傳》:“景宗為偏將,每衝堅陷陣,輒有斬獲,以勳除遊擊將軍。”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