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衝口而出
拚音 chōng kǒu ér chū
解釋 形容不加思索地說出來。
出處 宋·蘇軾《跋歐陽公書》:“此數十紙,皆文公衝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例子 無如他此時是滿懷的遂心快意,滿麵的吐氣揚眉,話擠話不由得衝口而出。(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七回)
語法 作謂語;形容說話隨便
典故
不加思索地一下子說出來。
宋.蘇軾《題劉景文歐公帖》:“此數十紙,皆文忠公衝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畫,皆有自然絕人之姿。”宋.朱熹《答呂伯恭》:“平生性直,不解微詞廣譬道人於善,故見人有小失,每忍而不欲言,至於不得已而有言,則衝口而出,必至於傷事而後已。”《紅樓夢》八九回:“黛玉因方才的話也是衝口而出,此時回想,覺得太冷淡些,也就無話。”
反義詞 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