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山雞舞鏡
拚音 shān jī wǔ jìng
解釋 山雞對鏡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出處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很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 山雞舞鏡的故事
例子 丹桂岩山雞舞鏡,碧梧嶺孔雀開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自我欣賞
典故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曹操)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而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照)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韋仲將為之賦其事(“其事”,一本作“甚美”)。
”
後因以“山雞舞鏡”比喻人顧影自憐或對鏡顧盼。
北朝北周.庾信《鏡賦》:“山雞看而獨舞,海鳥見而孤鳴。”前句即用此典。
唐.李商隱《破鏡》詩:“秦台一照山雞後,便是孤鸞舞罷時。”
近義詞 山雞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