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歌台舞榭
拚音 gē tái wǔ xiè
解釋 榭:建築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樂曲、表演歌舞的場所。
出處 唐·呂令問《雲中古城賦》:“歌台舞榭,月殿雲堂。”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例子 ~之間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足跡。 田漢《影事追懷錄》
語法 作賓語、定語;泛指歌舞場所
典故
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供歌舞用的樓台和廳堂。
泛指演出歌舞的場所或尋歡作樂之地。
唐.呂令問《雲中古城賦》:“歌台舞榭,月殿雲堂。”宋.柳永《一寸金》:“地勝異、錦裏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台舞榭。”田漢《影事追懷錄.〈三個摩登女性〉與阮玲玉》:“歌台舞榭之間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足跡。”也作 ① 【舞榭歌台】。
唐.黃滔《館娃宮賦》:“舞榭歌台,朝為宮而墓為沼;英風霸業,古人失而今人驚。”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近義詞 歌樓舞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