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山光水色
拚音 shān guāng shuǐ sè
解釋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淨。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出處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詩:“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例子 一葉逡巡送客歸,山光水色自相依。(元·範子安《竹葉舟》第三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泛指山水的景色
典故
形容山水秀麗。
元.範子安《竹葉舟》三折:“一葉逡巡送客歸,山光水色自相依。”明.劉基《養誌齋記》:“東望三泖九峰之山,西望具區,山光水色,遠近輝映。”《儒林外史》一四回:“倒是先生得閑來西湖上走走,那西湖山光水色,頗可以添文思。”亦作“水色山光”。
《群音類選.南繡停針.夏景》:“乘畫舫,載圖書,水色山光半有無。”《儒林外史》四八回:“王玉輝老人家不能走旱路,上船從嚴州西湖這一路走。一路看著水色山光,悲悼女兒,淒淒惶惶。”亦作“水光山色”。
《太平廣記》卷三○九引唐.張還古《博異記》:“山勢縈回水脈分,水光山色翠連雲。”元.施惠《幽閨記.英雄應辟》:“野草閑花,掩映水光山色。”明.無名氏《漁樵閑話》四折:“人情冷暖逐高低,水光山色依青翠。”
近義詞 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