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看破紅塵
拚音 kàn pò hóng chén
解釋 舊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度。現也指受挫折後消極回避、無所作為的生活態度。
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
例子 新時代的年輕人不應有看破紅塵的消極厭世態度。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出家為僧
典故
紅塵:佛家稱人世間。
謂看破人生,不留戀世間一切。
是一種消極出世的態度。
《鏡花緣》四三回:“看這話頭,他明明看破紅塵,貪圖仙景,任俺尋找,總不出來。”周立波《山那麵人家》:“既是和尚,應該早已看破紅塵,相信色即是空了,為什麽要來參加人家的婚禮,並且這樣歡喜呢!”巴金《隨想錄》一二八:“孩子不會因為功課重就‘看破紅塵’,也不會因為挨罵多就起來‘造反’。一切會照常進行,不必緊張。”
反義詞 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