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和光同塵
拚音 hé guāng tóng chén
解釋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度。也比喻同流合汙。
出處 《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
例子 休要欺三瞞四,我趙某不是與你和光同塵的。(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隨俗而處
典故
《老子》:“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王弼注:“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爭也;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吳澄注:“和,猶平也,掩抑之意;同,謂齊等而與之不異也。鏡受塵者不光,凡光者終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塵,不欲其光也,則亦終無暗之時矣。”後以“和光同塵”指掩抑鋒芒,隨俗而處。
《後漢書.張奐傳》:”吾前後仕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