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得尺得寸
拚音 dé chǐ dé cùn
解釋 得:取得,獲得。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多少就是多少。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子
然後更易而少進焉,則得尺得寸,雖少而皆為吾有矣。
★宋·朱熹《答朱朋孫書》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典故
謂不論所得多或少,都是實實在在、為我所有的。
《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宋.朱熹《答朱朋孫書》:“願且致精一書,優柔厭飫,以求聖學功夫次第之實。俟其心通意解,書冊之外別有實下功夫處,然後更易而少進焉,則得尺得寸雖少,而皆為吾有矣。”
近義詞 得寸得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