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拔十得五
拚音 bá shí dé wǔ
解釋 想選拔十個,結果隻選得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出處 《三國誌·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誌者自勵,不亦可乎?”
例子 夫吏部尚書、侍郎,以賢而授者也,豈不能知人?如知之難,拔十得五,斯可矣。(《新唐書·張九齡傳》)
語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人才選拔
典故
謂寬於推薦。
南朝梁任昉《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拔十得五,尚曰比肩。” ●《三國誌·蜀誌·龐統傳》: “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統答曰: ‘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誌者自勵,不亦可乎?’ ” 陵遲: 衰落。
三國龐統推舉人才,往往誇大候選人的才能,自謂即使他推舉的人中隻有一半勝任,也可以借此鼓勵有誌之士奮發向上
反義詞 拔十失五
英語 to get fifty per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