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六尺之孤
拚音 liù chǐ zhī gū
解釋 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出處 《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例子 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語法 作賓語;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典故
《論語.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輿?君子人也!’”
曾子認為君子之人是重節操的,故可以托以匡扶幼主的重任,可以寄以代攝政務的大權,臨到生死的緊要關頭而不變節,這樣的人才真正算是君子人啊!
周代一尺約相當於今之六寸,六尺之孤,指未成年的男子。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
近義詞 六尺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