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鄭衛之音
拚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解釋 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出處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例子 出入無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語,~,未嚐一經於耳。 明·劉元卿《賢奕編·家閑》
語法 作賓語;指淫樂
典故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鄭衛之音”原指春秋時鄭國、衛國的民間音樂,活潑清新,與雅樂異趣,使魏文侯聞而不知倦。
後常用以指“淫靡之樂”或“靡麗文風”的代稱。
《南史.蕭惠基傳》:“宋大明以來,聲伎所尚多鄭、衛,而雅樂正聲,鮮有好者。”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梁孝元在蕃邸時,撰《西府新文》,訖無一篇見錄者,亦以不偶於世,無鄭、衛之音故也。”
近義詞 鄭衛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