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鄭人爭年
拚音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解釋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瞎爭論
典故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爭論)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鄭人憑空爭論年歲,這種無謂的爭論既沒有根據,也沒有標準,故是無原則的爭執。
結果隻有最後停息者算是取得勝利。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後常用以諷喻人與人之間沒有原則的無謂爭論。
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庶與羨門(傳說中的古仙人)比壽、王喬(此應指古代仙人王子喬,非指漢人王喬)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