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朝發夕至
拚音 zhāo fā xī zhì
解釋 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形容路程不遠或交通方便。
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注水》:“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唐·韓愈《祭鱷魚文》:“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
例子 防邊防海,轉運槍炮,朝發夕至。(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兩地距離近
典故
早晨出發,晚上就能到達。
形容旅行迅速或交通便利。
唐.韓愈《祭鱷魚文》:“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明史.公鼐傳》:“今封疆倚重者,多遠道未至。三才猷略素優,家近輦轂,可朝發夕至也。”李劼人《大波》二部八章:“現在京漢鐵路又已通車,蔭大臣的北洋練軍更可朝發夕至,這已於革黨不利了。”亦作“朝發暮至”。
宋.王讜《唐語林.言語》:“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餘裏,鑾輿動軔,俄經旬日,非可朝發暮至。”
反義詞 千裏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