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朝令夕改
拚音 zhāo lìng xī gǎi
解釋 早晨發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出處 漢·鼂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漢書·食貨誌上》:“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例子 政策要力求相對地穩定,不能朝令夕改。
語法 作謂語、定語、補語、分句;用於政策的變更
歇後語 一天一宿變兩回
早晨下達的政令,到晚上就更改了。
形容政令多變,使人無所適從。
宋.範祖禹《唐鑒.穆宗》:“凡用兵舉動,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從。”《明史.劉健傳》:“即位詔書,天下延頸,而朝令夕改,迄無寧日。”梁啟超《責任內閣與政治家》:“何至一切設施,朝令夕改,有同兒戲。”亦作“朝令暮改”。
漢.晁錯《論貴粟疏》:“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亦作“朝行夕改”。
《晉書.趙王倫傳》:“倫之詔令,秀輒改革,有所與奪。自書青紙為詔,或朝行夕改者數四,百官轉易如流矣。”亦作“朝出夕改”。
《周書.權景宣傳》:“而景宣以任遇隆重,遂驕傲恣縱,多自矜伐,兼納賄貨,指麾節度,朝出夕改。將士憤怒,莫肯用命。”
英語 issue an order in the morning and rescind it in the evening
日語 朝令暮改(ちょうれいぼかい)
法語 changer d'avis comme on change de chemise
德語 der Befehl vom Morgen wird schon am Abend geǎndert--eine unbestǎndige Politik betrei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