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吞舟漏網
拚音 tūn zhōu lòu wǎng
解釋 本指大魚漏網,後常以喻罪大者逍遙法外。同“吞舟是漏”。
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秦始皇》:“寬斯嚴,簡斯定,吞舟漏網,而不敢再觸梁笱者何也?”
例子 無
語法 作賓語、定語;多用於比喻句
典故
比喻罪大者逍遙法外。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秦始皇》: “寬斯嚴,簡斯定,吞舟漏網,而不敢再觸梁笥者何也? ” ●《史記·酷吏列傳》: “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 漢代初興,世事混亂,犯大罪之人,猶如能吞舟的大魚,反倒漏網逃走。
近義詞 吞舟是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