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拚音 tóng guī ér shū tú yī zhì ér bǎi lǜ
解釋 途:途徑。致:趨向,目標。`16``1`歸宿盡管相同,但所走的途徑各異;目標雖隻一個,但思慮卻可多至百種。`16``1`比喻得到相同的結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語出《易.係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天下同歸而殊途者,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於一,但初時殊異其途路也。一致而百慮者,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宋.徐鍇《說文係傳》卷三五:“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語各有倫,而同歸於理也。”也引作〔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宋.徐鉉《巫馬大夫碑銘》:“至大者不可以一概量,至眾者不可以一術治。故君子出處語默,屈伸變化,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又《出處論》:“或曰:‘伯夷叔齊當文武之世,曷為棄之而處窮也?’答曰:‘聖人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