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首鼠兩端
拚音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解釋 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時一進一退,不能自決;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右動搖不定。
出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禦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例子 何得首鼠兩端,坐待滅亡。(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左右搖擺
首鼠:探頭像老鼠一樣,左顧右盼。
兩端:兩頭。
此典指田蚡(Fén墳)責怪韓安國像老鼠一樣贍前顧後兩頭看,猶豫不定。
後以此典比喻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韓安國(?——前127年),字長孺。
梁國成安(今河南臨汝)人。
初為梁孝王中大夫(掌議論),吳、楚等七國之亂時,擊退吳兵,由此著名。
漢武帝時,任禦史大夫(管監察、執法、兼掌重要文書圖籍)。
有一次,魏其侯竇嬰與將軍灌夫去武安侯丞相田蚡家赴宴。
在宴會上,灌夫借酒作瘋,影射暗罵田蚡。
田蚡借故把灌夫及其親屬打入死牢。
竇嬰為救灌夫,上書漢武帝,辯說灌夫是酒後失言,不該處死。
漢武帝也覺得竇嬰言之有理,便叫他們到東朝(東宮,王太後住之長樂宮)去當廷辯論。
竇嬰與田蚡辯論十分激烈,漢武帝難作決斷,就征求大臣們看法。
禦史大夫韓安國說:“魏其侯竇嬰說灌夫父親死於國事,灌夫親自手拿畫戟武器飛馬衝進不明底細之吳軍陣地,身上受幾十處傷,聲名在全軍算第一,這是天下勇士,不是有大罪惡,隻是因為喝幾杯酒而引起口舌爭端,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罪狀來處死刑。魏其侯竇嬰說話是對的。丞相田蚡也說灌夫交結奸人刁徒,欺壓平民,家財積蓄上億萬,在潁川(治陽翟,今河南禹縣)橫行霸道;欺侮皇族,侵犯皇親國戚。這就是人們所說‘樹枝大於樹幹,小腿粗於大腿,不折斷就一定要分裂’,丞相說話也對,希望英明君主裁決這件事。”其他大臣因為兩家都是皇室親戚,也不敢評論是非。
武安侯丞相田蚡退朝後,出停車門,招呼韓安國禦史大夫同乘一輛車,生氣地說:“我和你韓長孺共同對付一個老禿頭無發之人,你為什麽像老鼠一樣左顧右盼兩頭看,猶豫不定呢?”此典又作“首施兩端”。
【出典】:《史記》卷107《魏其武安侯列傳》2851、2853頁:“禦史大夫韓安國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馳入不測之吳軍,身被(受,動詞)數十創,名冠三軍(春秋時,周王設六軍,諸侯大國多設三軍,後用作軍隊統稱)。此天下壯士,非有大惡,爭杯酒,不足引他過以誅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細民(小民),家累巨萬,橫恣(zì自,放縱)潁川;淩轢(lì粒,欺壓)宗室,侵犯骨肉(指皇親國戚)。此所謂‘枝大於本(樹木根部或主幹),脛(jìng敬,小腿)大於股(大腿),不折必披(分離),丞相言亦是,唯(希望之意)明主裁之!’”“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宮禁外門。官吏上朝,必須下車,步行入宮殿),召韓禦史大夫載(同乘一輛車),怒曰‘與長孺(韓安國禦史字長孺)共(共同對付)一老禿翁(年老禿頭無發,指竇嬰),何為首鼠兩端?’”
【例句】: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西羌傳·東號子麻奴》:“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忽、忍良等千餘戶別留允街,而首施兩端。”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12回:“今天兵既臨城下,能戰則出師對壘,以決勝負;如其不能,則當銜璧輿櫬,麵縛軍門。何得首鼠兩端,坐待滅亡。”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象吳三桂那樣首鼠兩端的人,在初對於自成本有歸順之心,隻是尚在躊躇觀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