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腳踏兩隻船
拚音 jiǎo tà liǎng zhī chuán
解釋 比喻對事物的認識不清而拿不定主意,或為了投機取巧而跟不同的兩個方麵都保持關係。
出處 明·李卓吾《藏書》:“世間道學,好騎兩頭馬,喜踹兩腳船。”清·陳牧《增廣留表新集》卷十二:“臨事不決,皆由腳踏兩船,隨風倒柁,何以定大難而剖大疑乎?”
例子 他是腳踏兩隻船,別企他兒當八路,小蘿卜,皮紅肚裏白。(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一八)
語法 作謂語、定語、分句;指沒有立場
典故
比喻企圖投機取巧,從對立的兩方麵撈取便宜。
也比喻附和兩種對立的意見或有意兩麵討好。
清.陳牧《增廣留青新集.卷十二.碎錦.依回兩可》:“臨事不決,皆由腳踏兩船,隨風倒柁,何以定大難而剖大疑乎!”《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十八》:“他是腳踏兩隻船,別看他兒當八路,水蘿卜,皮紅肚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