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食不果腹
拚音 shí bù guǒ fù
解釋 果:充實,飽。指吃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出處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下》:“和州劉錄事者,大曆中罷官居和州旁縣,食兼數人,尤能食鱠,常言鱠味未嚐果腹。”
例子 人民生活更加貧困,衣不蔽體,~。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三章第一節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生活艱難
典故
果:飽足。
吃不飽肚子。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下》:“和州劉錄事者,大曆中罷官居和州旁縣,食兼數人,尤能食鱠,常言鱠味未嚐果腹。”郭沫若《中國史稿》三編三章一節:“人民生活更加貧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近義詞 饑腸轆轆
反義詞 酒足飯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