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神差鬼使
拚音 shén chāi guǐ shǐ
解釋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著一樣,不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
出處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這一場悄促促似鬼使神差。”
例子 總是王四窮凶極惡,天理必除,故神差鬼使,做出這樣勾當。(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語法 作定語、狀語;同“鬼使神差”
典故
謂某些湊巧的事發生,像有鬼神在暗中操縱、指使。
常用以比喻預料不到、不由自主。
《紅樓夢》第三八回:“鳳姐不等人說,先笑道:‘……可知老祖宗從小兒福壽就不小,神差鬼使,磞出那個坑兒來,好盛福壽啊!’”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喬光樸神差鬼使給童貞打了個電話,約她今晚到家裏來。”亦作“神使鬼差”。
沙汀《範老老師》:“當他剛從米市壩朱涼粉家裏串了門子出來的時候,忽然神使鬼差地一下停在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