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若敖鬼餒
拚音 ruò áo guǐ něi
解釋 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餒:餓。若敖氏的鬼受餓了。比喻沒有後代,無人祭祀。
出處 《左傳·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沒有後代
典故
主謂 若敖,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
餒,饑餓。
若敖氏的鬼無人祭祀而挨餓。
比喻絕嗣無後。
語本《左傳·宣公四年》:“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後其子冶遊驕縱,竟破其家,流離寄食,若敖之鬼遂餒。”△貶義。
用於描寫家族的衰敗。
→孤家寡人 斷子絕孫 ↔人丁興旺 人多勢眾子孫滿堂 食指眾多。
也作“若敖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