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拚音 shén ér míng zhī cún hū qí rén
解釋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出處 《易·係辭上》:“紀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例子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諸公隨時留心,慢慢的學罷了。”
語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書麵語
典故
《易.係辭上》:“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孔穎達疏:“若其人聖則能神而明之,若其人愚則不能神而明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本謂玄妙高深的道理隻有聖智之人才能明白。
後指人不但要懂得事物的道理,還要能掌握運用其道理。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國弈不廢舊譜,而不執舊譜;國臣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