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深溝高壘
拚音 shēn gōu gāo lěi
解釋 深的戰壕和高的營壘。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出處 《孫子·虛實》:“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
例子 你則深溝高壘,緊守城池。(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典故
泛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三國誌·魏誌·王基傳》: “諸軍並據深溝高壘,眾心皆定,不可傾動,此禦兵之要也。” ●《孫子·虛實》: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韓非子·說林下》: “荊王伐吳,吳使沮衛、蹙融犒於荊師,荊將軍曰: ‘縛之,殺以釁鼓。’ 問之曰: ‘汝來,卜乎? ’ 答曰: ‘卜。’ ‘卜吉乎? ’ 曰: ‘吉。’荊人曰: ‘今荊將以女釁鼓,其何也? ’ 答曰: ‘是故其所以吉也。使吳人來也,固視將軍怒。將軍怒,將深溝高壘; 將軍不怒,將懈怠。今也將軍殺臣,則吳必警守矣……臣將當戰之時,臣使鼓不鳴。’ 荊人因不殺也。”釁,古代用牲畜的血塗抹新製器物的一種祭儀。
女: 同“汝。” 兵法家孫子認為,當敵人防守森嚴時,就該攻其要害,乘其虛弱。
又,相傳春秋時楚欲攻吳,吳派沮衛和蹙融前往刺探軍情。
楚將軍欲殺吳使,吳使說,將軍發怒,說明楚將深挖溝壕,高築壁壘,作大戰準備,定會引起吳國的警惕和防守。
因此,未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