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如出一轍
拚音 rú chū yī zhé
解釋 轍:車輪碾軋的痕跡。好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處 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一:“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例子 遙遠相隔的民族有著這樣如出一轍的民族傳說。(秦牧《宣揚友愛的民族傳說》)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言論和行動
典故
轍:車轍。
比喻事情非常相似。
多指言行。
宋.洪邁《容齋續筆.名將晚謬》:“自古威名之將,立蓋世之勳,而晚謬不克終者,多失於恃功矜能而輕敵也……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明.沈德符《野獲編.白鹿》:“張方以伊、周自命,而舉動乃與先朝諂媚諸公,如出一轍。”亦作“若出一轍”。
宋.嶽珂《桯史.湯岐公罷相》:“蓋其相兩朝,再罷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後若出一轍,可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