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人不知,鬼不覺
拚音 r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解釋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出處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恁做事可甚人不知鬼不覺。”
例子 依我們的好話,快快收了這樣子,倒是~的去罷。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七回
語法 作分句、狀語;指十分隱蔽
典故
形容別人毫不覺察。
清代翟灝《通俗編.神鬼》:“《墨予.耕柱篇》:巫馬子謂,墨子之為義也,人不見而貴,鬼不見而富。元人《爭報恩》、《冤家債主》等曲,俱有人不知鬼不覺語。”按《墨子.耕柱篇》作“巫馬子謂子墨子曰:‘子之為義也,人不見而耶,鬼不見而富。”孫詒讓注“耶,疑助之譌。”
反義詞 盡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