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伯玉知非
拚音 bó yù zhī fēi
解釋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出處 《淮南子·原道訓》:“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認識錯誤
典故
源見“蘧瑗知非”。
謂因時達變,不斷反省悔悟過去,遷善從新。
元 袁桷《次韻王繼學》:“退之掌製慚存藳,伯玉知非定止車。”
拚音 bó yù zhī fēi
解釋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出處 《淮南子·原道訓》:“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認識錯誤
源見“蘧瑗知非”。
謂因時達變,不斷反省悔悟過去,遷善從新。
元 袁桷《次韻王繼學》:“退之掌製慚存藳,伯玉知非定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