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情見勢屈
拚音 qíng xiàn shì qū
解釋 情:真情;見:通“現”,暴露;勢:形勢;屈:屈曲。指軍情已被敵方了解,又處在劣勢的地位。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將軍欲舉倦罷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戰恐久,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
例子 彼或往來遷徙,罷我馳驅。我則~,為敵所困。 《明史•倪嶽傳》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真情敗露
典故
見:同“現”。
窘況日益顯露,聲勢日見衰竭。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將軍欲舉倦弊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戰恐久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亦作“情見力屈”。
《漢書.韓信傳》:“今足下舉倦敝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情見力屈,欲戰不拔,曠日持久,糧食單竭。”亦作“情見勢竭”。
《三國誌.魏書.荀或傳》:“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