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情見勢竭
拚音 qíng xiàn shì jié
解釋 情:真情;見:通“現”,暴露;勢:形勢。指真情敗露,聲勢衰竭。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荀彧傳》:“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真情敗露
典故
謂窘況顯露,處境危險。
《三國誌·魏誌·荀彧傳》: “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 不可失也。 ” ●《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破趙後,欲再伐燕齊,“廣武君(李左車)曰: ‘……今將軍欲舉倦弊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戰恐久力不能撥,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 ” 見(xian): 同 “現” 。
距: 通 “拒” 。
倦弊: 疲憊。
戰國末,趙李左車勸韓信不要立即攻燕伐齊,應先聲後實,恩威並施; 否則,一味用武,容易將弱點暴露出來,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