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計窮力屈
拚音 jì qióng lì qù
解釋 計:計策;窮、屈:盡,竭。計策、力量都用完了。
出處 南朝梁·元帝《馳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晉熙附義,計窮力屈,反殺後主。”
例子 人多言安於貧賤,其實隻是~,才短不宜營畫耳! 宋·張載《經學理窟·氣質》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計策和力量都用完
典故
計謀、力量均窮竭。
《梁書.元帝紀》:“侯景奔竄,十鼠爭穴,郭默清夷,晉熙附義,計窮力屈,反殺後主。”宋 張載《經學理窟.氣質》:“人多言安於貧賤,其實隻是計窮力屈,才短不宜營畫耳!若稍動得,恐未肯安之。”亦作“計窮力詘”。
明 鹿善繼《請發帑疏》:“臣今日之請,非但司遼餉言遼餉,實在新庫言新庫,計窮力詘,不得不出於此。”
近義詞 計窮力盡
英語 be at the end of one’s wit and str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