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切磋琢磨
拚音 qiē cuō zhuó mó
解釋 將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
出處 《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例子 蓋以朋友之臧否,文藝之優劣,切磋琢磨,匪朝伊夕,抑揚去就,與眾共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學術研究
典故
本意是把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
古代一首民歌在稱頌衛武公的功業時說,看那淇水彎又彎,綠竹隨風舞姍姍,我心中的那個偉人啊!既象骨角切磋的那樣光又亮,又象玉石琢磨的十分美觀。
既大方,又莊嚴;既顯赫,又排場。
那個名垂千古的偉人啊!我們永遠把您懷念。
【出典】:《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例句】:《論語·學而》:“子貢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西漢·戴聖《禮記·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東漢·王充《論衡·量知篇》:“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南宋·朱熹《朱子全書·治道二·諫諍》:“然後博延天下之賢人誌士,日夕相與切磋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