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qiè fū zhī tòng
解釋
切膚:切身,親身。親身經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冤獄》:“帶一名於紙尾,遂成附骨之疽,受萬罪於公門,競屬切膚之痛。”
例子
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他有著切膚之痛。
語法
作主語、賓語;比喻感受深切
典故
切膚:指與自身關係極密切。
親身受到的痛苦。
也指深切的痛苦。
《聊齋誌異.冤獄》:“受萬罪於公門,竟屬切膚之痛。”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二講》:“提出一個目標,要大家去奮鬥,一定要和人民有切膚之痛,人民才熱心來附和。”
近義詞
痛定思痛 , 同感身受
反義詞
不關痛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