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露才揚己
拚音 lù cái yáng jǐ
解釋 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自己。
出處 漢·班固《離騷序》:“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
例子 既失博學知服之義,且開露才揚己之風,此學者之大病也。(清·陳澧《東塾讀書記·鄭學》)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顯露自己的才能
典故
炫耀才能,故意表現自己。
漢.班固《離騷序》:“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宋.陸遊《跋陳魯公所草親征詔》:“於呼!公之謙厚不伐,與露才揚己者,相去何啻千萬哉!”梁啟超《說動》:“陳言者,命之曰希望恩澤,程功者,命之曰露才揚己。”亦作“衒材揚已”。
唐.駱賓王《上吏部裴侍郎書》:“高談王霸,街材揚己,曆抵公卿,不汲汲於榮名,不戚戚於卑位,蓋養親之故也。”亦作“揚己露才”。
《隋書.劉子翊傳》:“徇飾非於明世,強媒蘖於禮經,雖欲揚己露才,不覺言之傷理。”
近義詞 露己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