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臨危不懼
拚音 lín wēi bù jù
解釋 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出處 《鄧析子·無厚》:“死生自命,貧富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例子 在重慶紅岩的日日夜夜,你英勇鬥爭,~。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沉著
典故
遇到危難,並不顧惜自己。
沒有私心,十分英勇。
唐.駱賓王《螢火賦》:“臨危不懼,勇也。”亦作“臨危不顧”。
《三國誌.魏書.陳留王傳》:“和、琇、撫皆抗節不撓,拒會凶言,臨危不顧,詞指正烈。”《周書.趙善等傳論》:“自三方鼎峙,群雄競逐,俊能馳騖,各吠非主,爭奮厲其智勇,思赴蹈於仁義,臨危不顧,前哲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