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思過半矣
拚音 sī guò bàn yǐ
解釋 ①指已領悟大半。②指事情已獲大部分解決。
出處 《周易•係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孔穎達疏:“思慮有益,以過半矣。”
例子 兵垣得人,而疆事~。 清·錢謙益《兵科給事中李遇知授徵仕郎製》
語法 作謂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對問題的理解超過了一半。
意謂已經弄懂了大部分道理。
語出《易.係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孔穎達疏:“言聰明知達之士,觀此卦下彖辭,則能思慮有益以過半矣。”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唐.李蔚《諫禁中飯僧疏》:“陛下細詳時代之安危,眇鑒昔賢之敷奏,則思過半矣。”宋.蘇軾《與李公擇》:“大約安心調氣,節食少欲,思過半矣。”《聊齋誌異.宦娘》:“宦娘曰:‘君之業,妾思過半矣;但未盡其神理,請為妾再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