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改過不吝
拚音 gǎi guò bù lìn
解釋 吝:可惜。改正錯誤態度堅決,不猶豫。
出處 《尚書·仲虺之誥》:“改過不吝。”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述湯之所以王,則曰:‘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言能納諫也。”
例子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則~,有光古人。 清·陳夢雷《絕交書》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徹底改正錯誤
典故
吝:吝惜,舍不得。
改正過錯,態度要堅定,不能猶豫。
《書.仲虺之誥》:“改過不吝。”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述湯之所以王,則曰:‘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言能納諫也。”宋.蘇軾《問君子能補過》:“昔仲虺言湯之德曰:‘改過不吝。’夫以聖人而不稱其無過之為能,而稱其改之為善,然則補過者聖人之徒歟!”
反義詞 死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