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半推半就
拚音 bàn tuī bàn jiù
解釋 推:抵拒,推托;就:靠攏,迎上去。一麵推辭,一麵靠攏上去。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推辭的樣子。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檀口揾香腮。”
例子 與其學那俗態,半推半就,耽擱工夫;據俺主意,不如從實收了,倒也爽快。(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
語法 作定語、狀語;指心裏願意,表麵推辭
歇後語 大閨女上花轎
典故
推:推辭,拒絕。
一半推辭,一半接受。
形容心中願意表麵卻假意推辭的樣子。
元.王實甫《西廂記》四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二刻拍案驚奇》卷 二八:“李方哥半推半就的接了。程朝奉正是會家不忙,見接了銀子,曉得有了機關。”魯迅《偽自由書.大觀園的人才》:“現在的壓軸戲是要似戰似和,又戰又和,不降不守,亦降亦守!這是多麽難做的戲。沒有半推半就假作嬌癡的手段是做不好的。”
英語 accept while pretending to refuse
俄語 отнéкиваться для вйд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