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立身行道
拚音 lì shēn xíng dào
解釋 修養自身,奉行道義。
出處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南朝·梁·蕭統《與晉安王綱令》:“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誠,立身行道,始終如一。”
例子 我爹爹是個大儒,指望~;今遭此患難,那有出頭之日。 明·沈鯨《雙珠記·僧榻傳音》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謂修養自身,奉行道義。
南朝梁.蕭統《與晉安王綱令》:“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誠,立身行道,始終如一。”唐.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孝經》雲:立身行道,以顯父母。”明.無名氏《寶光殿》楔子:“老身姓趙,乃孫員外的夫人是也……幼而知禮,善曉三綱,居家侍奉公姑,教子立身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