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便宜行事
拚音 biàn yì xíng shì
解釋 便宜:方便,適宜。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處理,不必請示。
出處 《史記·蕭相國世家》:“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
例子 既然大權交代於你,你就得便宜行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
語法 作主語、賓語;根據具體情況自行采取適當處
典故
便宜:方便,適宜。
原指按照情況變化的需要,采取適當的新措施。
《漢書.魏相傳》:“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為古今異製……數條漢興已來國家便宜行事,及賢臣賈誼、晁錯、董仲舒等所言,奏請施行之。”(條:條列上奏。)後指因時因地自行處理,不必請示。
《元曲選外編.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折》:“敕賜勢劍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斬後聞。”章炳麟《讀日本國誌》:“又其與諸國約互市也,不待朝命,以便宜行事。’’也作 ① 【便宜從事】。《漢書.龔遂傳》:“臣願丞相禦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汝既為水軍都督,可以便宜從事,何必問我?”
英語 act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
俄語 поступáть по своему усмотрéнию
日語 適宜(てきぎ)に処置(しょち)する,臨機応変(りんきおうへん)に事をさば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