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立身行事
拚音 lì shēn xíng shì
解釋 立身:指為人;行事:指行為。指處世待人的行為。
出處 唐·劉知己《史通•序傳》:“降及司馬相如,始以自序為傳,然其所敘者,但記自少及長立身行事而已。”
例子 文自審~,早已為天下共見。 孫中山《第二次討袁宣言》
典故
立身:指為人。
行事:指行為。
指處世待人所作所為。
唐.劉知幾《史通.序傳》:“降及司馬相如,始以自敘為傳,然其所敘者,但記自少及長立身行事而已。”孫中山《第二次討袁宣言》:“文自審立身行事,早已為天下共見。”也作【立身處世】。
(處世:對待社會上的人和事。)朱自清《論氣節》:“在專製時代的種種社會條件下,集體的行動是不容易表現的,於是士人的立身處世就偏向了‘節’這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