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射魚指天
拚音 shè yú zhǐ tiān
解釋 向天射魚。比喻雖勞而必無所獲。
出處 《呂氏春秋•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國,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高誘注:“當,中。”
例子 ~,事徒勤而靡獲;適郢首燕,馬雖良而不到。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呂氏春秋.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
如果一個人不是那種能成就某種事業的材料,而自己又不自量力,隻憑主觀去勉強為之,其結果隻能是好比向著天空去射魚,徒勞而無功。
後用為詠雖勞而必無收獲之典。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射魚指天,事徒勤而靡獲,適郢首燕,馬雖良而不到。”
近義詞 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