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山崩地陷
拚音 shān bēng dì xiàn
解釋 山嶽崩倒,大地塌陷。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忽然一聲響,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於坑塹之中。”
例子
士隱意欲也跟了過去,方舉步時,忽聽一聲霹靂,有若山崩地陷。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
語法 作謂語、狀語、定語;形容聲勢巨大
典故
亦作“山崩地塌”。
山嶽崩倒,大地塌陷。
《三國演義》第九四回:“忽然一聲響,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於坑塹之中”蔡東藩《兩晉演義》第九回:“又越年,淮南、壽春大水,山崩地陷。”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之二》:“革命時代總要有許多文藝家萎黃,有許多文藝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衝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