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多歧亡羊
拚音 duō qí wáng yáng
解釋 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麵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處 《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例子 然嚐聞之,大道以多歧亡羊。(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語法 作謂語;比喻因情況複雜多變而迷失方向
故事 從前楊朱的鄰居請他派仆人幫他去找丟失的一隻羊,楊子問他為什麽要那麽多的人去找,鄰居說丟失羊的路上有很多岔道,所以要很多人去找。過了很久,派出去找羊的人回來說沒有找到,鄰居說岔道上又分許多岔道,根本沒法找了
典故
源見“歧路亡羊”。
喻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明 胡應麟《詩藪內編.近體下》:“中唐絕如劉長卿、韓翃、李益、劉禹錫,尚多可諷詠。晚唐則李義山、溫庭筠、杜牧、許渾、鄭穀,然途軌紛出,漸入宋 元,多歧亡羊,信哉!”
近義詞 泛而不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