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置若罔聞
拚音 zhì ruò wǎng wén
解釋 置:放,擺;若:好象。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處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閣臣相構》:“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隻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
例子 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置若罔聞,獨有寶玉置若罔聞。(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不予理睬
典故
置:放著。
若:像。
罔:不。
放在一邊,像沒有聽到一樣。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閣臣相構》:“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隻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梁啟超《政治與人民》:“我則政府置若罔聞,一任無行之暴,而莫或代人民以謀抵抗。”
近義詞 置之不理 , 置之度外 , 視若無睹 , 熟視無睹 , 視而不見 , 充耳不聞 , 無動於衷
英語 turn a deaf ear to
日語 聞(き)かぬふりをする,聞(き)き流(なが)す
法語 faire la sourde oreille
德語 etwas vǒllig ignorieren